喜欢上做梦的感觉,为什么睡觉老喜欢做梦

时间:2022-05-22 作者:周公解梦小编 来源:周公解梦

为什么睡觉老喜欢做梦

每个人都做梦。

但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梦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那些醒后还清晰记得梦的内容的,只能是睡眠质量不高,或者是多梦。

失眠患者为什么总是说梦多? 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休息。

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其实,这种旧观念是不对的。

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有没有梦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4~5回梦。

说整夜做梦是夸张,说没有做梦也不现实,更谈不上梦多梦少。国内外都有人对主诉失眠、整夜作梦或梦多的慢性失眠症,进行过生理测验,应用多种生理仪进行脑电波描记和研究,客观地记录证明,这些主诉“梦多”、“整夜作梦”病人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伴有梦的快波睡眠期所占的比例和实际时间也并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整夜做梦”和“梦多”的体验与各项睡眠参数并没有相互联系。

还有人对这类病人进行心理测验,认为这类体验与性格有关系。无论从人类睡眠的普遍规律,还是从实验研究的结果看,梦感与失眠未必有必然的联系。

有无梦感及梦感的程度也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征。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习惯把做梦和失眠扯在一起呢?正如我们前面多次谈到的那样,梦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其表现形式有表象成分又带有感性性质的记忆活动和超常规的联想。

而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或只留有曾做过梦的印象,连梦的内容大多也很难讲清楚。主诉失眠伴多梦或失眠无梦的人所说的梦应该指的是梦感,而梦感又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

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的感受,睡眠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常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研究人员还发现,梦多与睡眠的惊醒程度密切相关,自诉平日梦多的人,睡眠中都比较易惊醒。

在睡眠实验中,只要20分贝的音量便足以唤醒他们,他们的梦境回忆程度也高。临床上常常见到突然多梦的人,往往与受到七情所伤、心情不畅、睡眠不安有关,因此失眠者往往伴有多梦。

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主诉是不可靠的。许多学者对主诉失眠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

他们对睡眠潜伏期往往估计过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实验测试时,失眠病人对有关睡眠参数的叙述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

大多数专家认为,失眠的体验与情绪、性格有关。 为什么很多的失眠患者诉述自己“整夜做梦或梦多”呢?有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没有什么副作用。

旧的传统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使人对梦怀有恐惧感,以讹传讹,使许多人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 (2)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许多人对情绪障碍缺乏认识,不知道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绪障碍本身,都过分注重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痛等症状。

不知道如何调节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反而夸大了不太客观的体验。 (3)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梦感增强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4)有些人在快波睡眠期醒来或紧接着快波睡眠期之后醒来,致使对梦境的回忆程度增高。 (5)个体功能状态差异:不同的个体对梦感不同,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功能状态不同,对梦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所以,有的人一段时间梦感强(梦多),另一段时间梦感弱( 梦少)。 失眠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绝非多余。

我们承认失眠的存在,但不能认为失眠和梦感有必然的联系。 中医是怎样认识多梦与失眠的关系的? 中医学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是由机体内在变化引起的。

《素问·方盛衰论》中说:“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所谓少气,即气不足,气不足则阳不守阴,神失其守,故为多梦。

其为原因之一。而情志损伤,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多梦;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多梦。

多梦的出现,以致睡卧不宁,梦幻纷纭。 中医是怎样治疗多梦证的? 多梦是指从睡眠中醒来,自觉乱梦纷纭,常伴有头昏神疲的一种表现。

中医对多梦证的治疗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辨证论治 ①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

为什么我总爱做梦,但是不失眠

您好!实际上,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你每天晚上毕定要做4~5回梦。因此说整夜做梦或没有做梦都不现实,也谈不上梦多梦少。呵呵,感觉自己没有做梦那只是没有梦的回忆罢了。 梦既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又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地说,只要不是恐怖,血腥,过于焦虑紧张的梦,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没什么消极的影响.

1:俗话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千奇百怪的梦大都与本人日常生活中的愿望、想象、回忆、忧虑、思念等精神活动有关.

2;内外部刺激的影响.就象古书上说的“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白天劳累过度,临睡前深思熟虑次日的工作或纠缠于白天不愉快的事情,或身体有病,如头痛发烧、某个部位不适以及睡眠的姿势不舒服,床铺被褥不柔软整洁等,都会对梦有影响.总之,只要第2天能把梦境忘掉,不影响工作学习和情绪就不必管他.

睡觉喜欢做梦

多梦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梦与睡眠时间短,睡眠深度不够、睡眠质量不高有密切关系,多梦并不是做梦次数增多,而是对梦的记忆次数的增加。“整夜做梦”确实是自我感觉,绝不是有意捏造的。但感觉也可以出现错觉,因为不同的功能状态导致梦感不同,不能准确地反应客观事实。比如早上起来觉得很累,其实身体和大脑休息是充分的,洗漱之后会感觉精力充沛,这种情况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您因为多梦而出现失眠的情况,那就要注意了-------您必须放松心情,不可对做梦过份关注,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不宜思考问题或看书等,应作适当的体力活动(如散步),避免紧张的脑力活动。也可以吃一些食物来预防失眠。如:牛奶、水果(苹果、香蕉、梨等)、糖水、小米粥、酸枣仁粥、莲子粉粥等等。不要轻易地使用催眠镇静药物,因为它有晨起后困倦感、易成瘾、停药后反弹等副作用,所以不宜长期服用。

建议:您如果出现失眠多梦,先从自身心理找原因或求助于心理医生。

科学分析梦与睡眠

梦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是一种没有意识控制的特殊的想象活动。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把梦看作是无意识的过程,是被压抑的愿望与冲突的表现方式。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则认为,睡眠是大脑皮层的一种弥散性抑制过程,而梦则是在这种抑制状况下,由体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而出现的兴奋活动。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认为,睡眠可分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种时相状态,睡眠开始,首先进入慢波睡眠,1~2小时后转入快波睡眠,约半小时又转入慢波睡眠。整个睡眠过程中,两种睡眠反复转化约4~5次。梦多数出现在快波睡眠阶段。一般认为,梦基本上是人在觉醒时的思想、情绪、需要和欲望的继续,它和觉醒时所思虑的内容有关。